诸位泡友们。众所周知肥力高的营养系泥多多少少都会有浑水黄水现象。
我之前也见过很多帖子提问,众大神的解释都是:“消化系统未建立完全,水质不好”之类的回答,作为泡泡里的萌新当然不敢质疑中大神的理论啦……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养水晶虾大家提的所有问题大神们都会用“消化系统&水质不好”来解答。养虾咱是萌新,但是高中化学咱学过吧……
下图是我新开缸浑水的照片,我用手电照了一下,看到光柱没有!?看到了吧,高中化学学的大名鼎鼎的“丁达尔效应”!(事实胜于雄辩放个图免得被喷)
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就是光射入“胶体”产生的现象。胶体呢就是直径1-100纳米的分散系。
好了以上就可以证明了浑水是因为水中产生的大分子颗粒。而不是“消化系统不完全,也不是有益菌大量死亡造成的水体浑浊”
科普完了该怎么解决呢?
刚才说了胶体是大分子颗粒物,具有吸附性。吸附了带电粒子后,各个胶体互相排斥,达到稳定。所以会一直保持这样。所以在水中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有离子可以吸附,破坏胶体原有的平衡,之后粒子发生碰撞聚集起来发沉淀到泥的最下面水就清澈啦~有没有感觉很熟悉?对喽,加入电解质就相当于把tds调高,所以为什么很多把tds调到很高的缸不会浑水的原因就在这里啦。当然电解质有很多,赫根这种话昂贵的水族用品其实有点奢侈……
调tds的方法大家可能都知道,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加热,使分子移动速度加快,破坏胶体平衡使胶体沉降,但是吧这个方法只能在没虾没草的时候用,不然就等于炖汤了,水是清了,虾也熟了。
当然还有种方法就是沉降剂,不过这东西大部分都有毒,相信大家并不想拿自己星钻花虎当小白鼠……
发这个帖子并不是想讽刺大神们,只是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给大家,很多新手提问是真的想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总拿消化系统,水质不好,换水这老三样搪塞也挺没意思的,我翻过很多帖子的回答本身就是自我矛盾的,曾经我指出还被大神讽刺,再之后看到也就一笑一过了。
最后总结就是:说句“我不知道”并不难,没有人是知晓一切的…很多事说错还不如不说。
最近开缸浑水,发一个小科普帖吧~
-
相关文章
-
好久不见
埋头苦干 -
大黄蜂苗子-2
继续上回的观察,现在的苗子应该有一个半月大,体长1.0-1.3之间。1.部分苗子随体型增大,开始发色2.发色并不统一,一部分发淡黄色,一部分浅橙色,可能与基因和缸体状态有关3.红蜂苗子长的略慢,而且纹路优势还没开始展现【图7】4.成体大黄蜂身上颜色基因较多,浅黄,橙,蓝,都有,所以部分成体会有黄蓝结合发淡绿色5.超级橙【图6】生出来的苗子【图3】,感觉也会继承橙色发色快和深一些。总体长势喜人,后面 -
金眼系列
发个圈证明我还在坚持😂😂😂 -
以此贴记录开始玩虾到一整年
记得刚开始接触米虾,以前玩水草缸的,总喜欢买不同颜色的米虾来装饰草缸,不过那时候新手小白,买一批死一批,从来没有体验过繁殖的乐趣,后面由于工作原因渐渐放弃了水族,实在是太忙,抽不开时间来玩,去年7月份在某个机缘巧合之下通过鑫哥的直播了解到了水晶虾,鑫哥也是我入门的一位老师级人物,指导了很多新手进阶,从繁殖起量到提纯,鑫哥每次直播都笑着讲给自己带出了一批同行。后面我工作有了空闲时间学着视屏内容开了两 -
这规模还行吧
看看虾缸
辣椒榕最弱玩家
后悔没上高中😂
醉生梦死
现在圈里人才济济啊,学习学习
AAA-小可(沈阳)
小米手电 兼充电宝同款 嘿嘿
我忘了笑
水混不是泥肥吧?水黄才是啊,还是看tds的
浮石
涨知识了。
我来入坑了
有文化
风中的密码
学习了
Ash1ey
……………厉害了
像他那个虎六舅
好专业
无鱼不欢
完美解释了 用完赫根水变清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