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泡泡水族
  2. 孔雀鱼
  3. 【孔雀鱼】【技术论坛】孔雀鱼百科纵谈第四篇:母鱼的生产与护理

【孔雀鱼】【技术论坛】孔雀鱼百科纵谈第四篇:母鱼的生产与护理

发表于: 2016-12-01 15:28:15
1180 3

这可以说是个热门的话题啊。因为经常遇到鱼友问我:为什么我的母鱼生产后就塌腰了?就生病了?甚至死亡了?为什么产出的子鱼体弱、畸形、甚至死胎?为什么…… 鉴于如此众多的“为什么”, 因此兄弟决定这一篇的内容以母鱼的生产护理为题,仿照国内著名作家“白云”女士的名著《月子》为例,给大家就我所能知的这方面内容介绍一番……

-----------------第一节、 提到母鱼的生产,首先得从公母鱼的交配说起。

种亲的合缸交配,一般都是在2个半月到3个月大之间进行的。因为母鱼最好是在4个月内产出第一胎,否则对母鱼以后的发育,和所产的幼鱼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注:楊明湘大哥建议可以往后再增加1个月的时间,就是指母鱼可以在5个月前产第一胎即可。此建议兄弟一直还没有实验过,有机会的话我会验证后再跟大家交流,也请有兴趣的鱼友也做一下这个实践,然后咱们再一起探讨}
。然而母鱼的孕期长达25到30天,还受到受精率与日常护理条件所限制,所以要想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受孕再到平安生产,时间那是相当紧迫的。因此,我就受精率与孕期的护理先一一给大家做个介绍。

1、受孕的问题。

关键是公母鱼搭配的比例问题。按鬼子的相关资料,认为在同缸中的母鱼比公鱼数量多一只的情况下,母鱼的受孕率最高。但兄弟对此理论持怀疑的态度。我先给大家转贴一张倭国鱼友的种鱼交配缸的图做参考,他的公母鱼搭配的比例我认为很值得学习的:
在这张图片中,其实我们可以学习到的东西可有很多哦。有心的鱼友不妨可以仔细参详,比如缸的大小、放养鱼的数量、公母鱼的比例、底沙与水妖精的搭配、水妖精的气量大小、水质的情况等等等等,可以说是参考价值极高的{顺便多提一句,我们在看图片时,只要你观察到位,就会学习或发现到很多内容的,而不是只盯着鱼看的,呵呵}。那么现在我们主要是研究其公母的搭配比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为公13尾VS母4尾,3比1强的比率!这个比率应该是过强了,可能是从红鱼白子的受孕难度高而考虑的。但这样做我认为是可以完全保证母鱼的受孕率的!我个人的做法一般是在40*25*30的缸中,按母3尾 VS 公5尾的比率搭配,在夏季约24、5天一胎,其他季节是26、7天一胎,由此可见这个比率对受孕率也是有保证的。
可惜的是我们的种公鱼数量几乎都很难达到这个比率的要求的。为什么?因为表现优异的种公,出现的几率实在是太少了啊……所以我们经常面对的实际情况,通常都是母鱼多过公鱼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利用手里面现有的种公资源,来让母鱼保证受孕率呢?例如只有一尾种公,而我想让它与多尾母鱼进行交配,并保证受孕率,保证能够正常繁殖,这个问题就需要用技巧去解决了。如果单纯的把一尾公鱼与5、6尾母鱼合缸在一起的话,你就算天天给它吃伟哥,恐怕你也会失望的狠了,这个受孕率会让你哭的……呵呵,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采用分批交配法来进行,就是以一周为期,每周用2尾母鱼与公鱼合缸交配,这样做应该会取得令你满意的效果的。
而且孔雀公鱼在交配时,会有一个规律,公鱼往往会挑选体型大的易于交配的母鱼先开始交配。据我观察,成年公鱼{5个月以上}对幼母的兴趣也是相当大的,大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怎么跟男人对学生妹的幻想差不多呢……}转贴大陆著名玩家ye大的一张图给大家,看最后那尾色公看前面那尾幼幼小母鱼的眼神…… 以上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老母配幼公,老公打幼母啊!

在公母鱼和缸后的大约10天起,如果母鱼顺利受孕的话,就可以明显观察到母鱼的胎斑部位明显颜色变深,后腹部膨胀隆起了。如果到15天的时候母鱼还没有什么明显变化,那么就得考虑是公鱼还是母鱼的问题了。如果同缸其他母鱼都正常受孕了,那么肯定是不受孕的母鱼的原因。如果是整缸母鱼都没受孕的话,那问题就复杂了。这种情况在我们外购入的鱼中最容易发生,无论我们如何调整,就是不受孕、不繁殖!这种情况估计很多资深鱼友都有过深刻的教训的!呵呵,究其原因,基本都是鱼商动过的手脚,在这里就这些手段我不多说,只能郑重提醒:一、商家自律;二、鱼友在购鱼时一定要睁大慧眼啊!

如果是自家繁育出的鱼出现母鱼都不受孕的情况的话,那只能先恭喜你!这大奖不好碰啊……

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公母鱼分开后,再分别与新的同胎公或母鱼和缸交配,继续观察。如果仍然无法让母鱼受孕,那么就用血统不同的公母鱼分别与这胎的鱼交配,就能够清楚的察出原因了。

【孔雀鱼】【技术论坛】孔雀鱼百科纵谈第四篇:母鱼的生产与护理-图1

  • 闪电蜗牛

    ------------------------第二节、孕期的护理

    经常遇到有鱼友问我:

    “为什么生的都是蛋蛋?”{未受孕,公鱼无力;或流产,受外界刺激或药物刺激导致,主要是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

    “为什么生的小鱼都没发育好?”{流产,受外界刺激或药物刺激导致,主要是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

    “为什么生的小鱼都黑黑的瘦瘦的趴在缸底不动?”{早产,外界刺激或药物刺激;或发育不良导致营养不良、主要是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

    “为什么我的母鱼在生产时只把小鱼的一条尾巴挂在泄殖孔外就生不出来了?”{难产,因素很多}

    “为什么母鱼生产中间就不继续生产了?”{主要是环境刺激导致,如产中受惊吓等}”

    “为什么生出的小鱼有很多是畸形?”{高温,母鱼钙质摄入不足或流失迅速,主要是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或基因遗传导致}

    “为什么生的都是死的?”{死胎,因素很多,主要是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

    “为什么我的母鱼生完后肚子突然瘪了,瘪的似乎连内脏都没有了?“{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营养不良造成产后瘪肚}

    “为什么母鱼生产完后腰突然塌了?{因钙质摄入不足或流失过快过大造成产后塌腰}”

    “为什么母鱼产后容易得病?”{产后免疫力、抵抗力低,孕期及产后护理不到位导致}

    “为什么产后母鱼突然死了?”{产后免疫力、抵抗力低,孕期及护理不到位导致}

    由以上种种问题可见,在母鱼受孕后到生产前的孕期阶段,如果护理工作做不到位,母鱼是极易发生流产、早产、难产、子鱼体质不良、畸形、死胎、母鱼产后瘪肚、塌腰直至体弱感染发病、甚至死亡等恶劣情况的。因此在母鱼孕期的护理工作,可以说是是决定母子平安与否,和是否能拥有健壮子鱼的关键时期,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时期!

    而母鱼孕期的护理工作,主要涉及在营养、温度和日常护理等方面。

    1、饵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数,以及饵料合理的营养搭配

    当母鱼受孕后,基本是在合缸后的第一周开始,食欲和食量就会惊人的增长了。此时我们就需要逐步的、适当的提高投喂量和投喂次数,以及合理的搭配饵料的营养了。

    在这个时期,我从每天3次左右的投饵,每次控制在5分钟左右吃完的基础上,从第二周起每天增加一次投喂量的,就是从第二周起每天喂4次,一直持续到第三周结束。每次投喂的饵量控制在5分钟左右吃完即可,决不能让鱼缸中有残饵的存留,否则极易导致过量投喂、过量吃食而造成鱼的消化系统障碍,如造成消化不良而导致食欲不振、拉白色粪便、水质浑浊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因消化不良而导致免疫力降低,使病菌趁虚而入感染发病。如腹水症据我观察,就同饵料败坏和水质问题有很大的关系的。所以鱼不可以让它吃饱,跟人一样,吃的太饱会胃口不佳、早衰早死的,所以每次吃个8分饱足以,讲究个少喂、多餐最好。同时为了保证子鱼的健康和强壮,所以在这一时期,母鱼饵料营养的合理搭配很重要。我是将丰年虾、水蚤、水蚯蚓和富含高蛋白质的人工饵料依次搭配来投喂,来确保孕期母鱼和子鱼的营养需求的。如果营养方面做到位,你就会观察到母鱼的肚子迅速膨胀变大、胎斑颜色逐渐变深、胎斑面积逐渐变大的。

    2、温度

    对于温度,始终我是保持在22到26度之间,不赞成温度过高的。因为孕期母鱼自身和胎儿,都对钙质的需要极大。而高温能促使鱼体循环系统加快,导致钙质得不到充分吸收就会被排出体外,因此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导致母鱼产后突然塌腰、出生的子鱼畸形率高等严重负面情况的产生的。

    3、日常护理工作

    在日常照顾方面,虽然人人都会做,但细致和耐心,却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捞鱼尽量要温柔,要轻缓准确的捞取,而不是拿着网在鱼的后面追撵,使鱼受到大的惊吓,因而精神高度紧张造成免疫力低下,而导致病菌入侵;甚至因鱼夺路狂奔而造成擦伤、因撞缸而受伤的情况。再如在转缸时,一定要先轻柔的捞鱼到水舀中再进行,把鱼放入缸中时再轻缓的连水倒入缸中,而不是拿着鱼网在鱼缸上空把鱼空投扔入水中,来个高台跳水 !象这些工作都是我们在日常护理中经常做的,但必须是要加十分小心才能够做好的!养好鱼,就是靠着做好这些烦琐、细致的日常护理工作,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的!经常会看到有些鱼友在说:“我的鱼不用困水,没事!就这么粗放饲养,没问题!”其实表面看短时间内好象没有事,但那样做已经严重导致了鱼的虚弱和免疫力、抵抗力的降低,当一有外部病菌侵入时,等待他们的后果,就是一缸缸的死鱼!怎么治疗都没有效果的,因为鱼的生命力,已经被折磨的差不多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得病的孕期母鱼,它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往往在它病的几乎让我们都惨不忍睹的时候,它仍然不死!往往要拖到它生产后才死亡,尽管基本都是早产、流产、甚至是难产……由此可见母亲的伟大,致敬。对于这样的母鱼,一般我是采用剖腹产来结束它的痛苦挣扎的,同时也是尽量让她的后代得到最大的保存。剖腹产会在接下去“母鱼的生产护理”中,再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综上所述,我们想要得到健康强壮的子鱼,想要母子具都平安无恙,那就让我们拿出真正的细致、细心来,去做好母鱼孕期的护理工作吧。 1图:无精卵
    2图:早产卵
    3图:未发育成熟的子鱼
    4、死胎
    5、畸形联体
    6、产后瘪肚
    7:畸形

    2016-12-01 15:31:33
    0
  • 闪电蜗牛

    ---------------第三节、生产中的护理

    当母鱼在合缸后的第三周结束后,其腹部已经明显膨胀变大、胎斑面积也明显扩大而且颜色加深了,有些品系还可以观察到子鱼的眼睛已经可以在胎斑的部位看到了。这个时候我就把母鱼单独捞到产缸中待产了。{因为工作忙,为稳妥起见才如此。真正的老鸟确定母鱼何时生产是很准的,一般都在母鱼生产的头一天才放母鱼入产缸的,呵呵}。先让我们欣赏一下临产母鱼的美吧:
    决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正确的判断母鱼的生产日期的。但偶尔也会有特殊情况,会导致母鱼的生产提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孕期的母鱼流产或早产的严重情况发生。如我们在买鱼回家的途中,买到的孕期母鱼可能因为环境的突然改变而突然生产;如我们在换水后,新水的刺激也会导致突然生产;如下药后的药物刺激,同样能导致提前生产;甚至鱼突然受到强烈惊吓,如突然的响声或强光,以及长途运输途中,都可能导致孕期的母鱼提前生产的。所以对于孕期的母鱼,一定要注意这些意外的发生的。

    一、产前的准备

    产缸我用的是35*30*30厘米的缸,放置在背光安静处,里面多放些水草,一是做子鱼的隐蔽处,二是模拟自然环境,减轻母鱼的受迫感。我不赞成用市售的产子箱的,感觉箱内空间小,母鱼受迫感强烈的。再把水妖精开的气量稍小一些,同时我们在进行日常护理操作中,还要尽量不要打扰母鱼的。有的鱼友会把公鱼也放进去,这样做我是不赞成的,这样会使母鱼感到子鱼受到威胁,加重紧迫感的。

    从第四周开始到生产前,母鱼的投饵量要逐渐减少了。临产的母鱼对饵料基本没什么兴趣的。

    到大约24、5天的时候,这时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临产的母鱼经常躲避在角落中,偶尔会有上下急游的表现,同时呼吸频率加快,鳃丝变得更鲜艳,如果母鱼的体型变得嘴尖上翘{俗称撅嘴}、背部弓起{俗称拱背}、肛门再变成方型外突的话,就是马上就要生产了!下面给大家转贴一张香港鱼友的产前2小时的母鱼,仔细观察鱼的状态,与我所描述的撅嘴、拱背,肛门呈方型外突是否一样:
    二、生产时的护理

    OK。生产开始了!

    母鱼的生产时间,基本都是在深夜开始到第二天凌晨结束的。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要去打扰它。如某些鱼友在鱼缸前晃来晃去看母鱼生产,或怕母鱼吃崽,就蹲在一旁,见生下一条就赶紧捞出一条!岂不知你给母鱼造成了多么大的压力啊,极容易导致母鱼因过度紧张而中断生产,甚至难产的!所以当母鱼在生产前,要做好充分的预备接产工作,给小鱼留有足够的隐蔽场所就可以了,你就别在旁边捣乱了,母鱼烦着你呢!另外突然加大的声音,突然变强的光线,都会对孕期中或生产中的母鱼有强烈的刺激,尽量要避免的。

    下面转贴几张母鱼生产过程中的图片,供大家参考:仔细观察母鱼的身体和各鳍在生产中在使力
    三、生产中的护理{3}难产的处理
    难产是我们在饲育孔雀鱼当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也是最棘手的情况.如经常有鱼友在论坛或群里问,为什么我的母鱼肚子老大了,怎么就不生呢?为什么母鱼在产期里憋的上下急游、甚至撞缸,最后都漂在水面奄奄一息了也不生呢?为什么母鱼在生产中泄殖孔拖着个幼鱼的尾巴,怎么折腾也生不出来呢?下面,我们就在这一章节中,与大家深入交流一下。

    对于难产的处理,我们首先需要针对不同的难产原因,区别应对的。

    先就想鱼友问的,“为什么我的母鱼肚子老大了,咋就不生呢?”做个分析啊。母鱼肚子庞大,有很多原因可以形成,例如肥胖、腹水、脂肪肝等,并不一定代表鱼怀孕了,呵呵。我给大家转贴几个图参考一下:
    1肥胖
    2腹水车轮虫并发,母鱼腹水的没有图片,找个公鱼腹水并发车轮虫的图片的参考吧

    3怀疑内脏肿胀,无传染性
    4立鳞+腹水+内脏肿大.连鱼肛都快胀满了

    以上这些情况,与母鱼正常怀孕的情况很类似,尤其是由于母鱼肥胖导致的不孕,更是与正常母鱼受孕后的不生很难分辨的。据我的总结,唯一的区别恐怕就是在胎斑上,肥胖不孕的母鱼,胎斑色淡、不明显的,大家也仔细分辨一下,有更好的区分办法,就回贴与大家一起分享吧,呵呵。而疾病类的,看图片就很容易区别了,我就不在这节中说了。

    2016-12-01 15:35:04
    0
  • 闪电蜗牛

    心动兄谬赞了,俺确实感到头上冒汗、脸上带红了,呵呵 。兄弟写这个帖子的本意,就是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互相学习,然后共同进步的。呵呵,所以咱们继续更新下去,让更多的鱼友,能引发起兴趣、能坚定住信心、能更少走些弯路吧……
    难产的处理2

    而对于母鱼真正因为难产生不出来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一、提高水温、换新水刺激,同时加大水流,促进母鱼生产。

    二、对于幼鱼卡在母鱼的泄殖孔,只露出尾巴而生不出来的,可以把母鱼用手温柔的固定住,然后用镊子等工具,细致轻微的先把幼鱼望里塞,再轻柔的拉出,千万注意用力的温柔,不要划伤母鱼的产道,致使母鱼产道受伤而发病、不孕甚至死亡!

    三、对于母鱼实在生不出来而漂浮在水面奄奄一息,濒临死亡的,或因为怀孕母鱼感染疾病濒临死亡的,如我在前面章节中所说的“得病的孕期母鱼,它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往往在它病的几乎让我们都惨不忍睹的时候,它仍然不死!往往要拖到它生产后才死亡,尽管基本都是早产、流产、甚至是难产……由此可见母亲的伟大,致敬。对于这样的母鱼,一般我是采用剖腹产来结束它的痛苦挣扎的,同时也是尽量让她的后代得到最大的保存。”我就在这章中,转************片把剖腹产给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场面比较血腥,建议不喜者不要观看,呵呵


    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準備用物,兩個裝水淺盤,一個裝水瓶子,兩個滴管,一支剪去前端,兩根大頭針,夾子,剪刀
    2大腹便便待產,卻得腹水立鳞的可憐母魚.
    3在鰓上滴酒精予以麻醉
    4去頭,快準狠避免魚兒痛苦,延心臟往後剪開一小口
    5拿夾子往後撕開露出卵巢
    6將卵巢放入淺盤,用滴管沖開卵巢膜,比較成熟的小魚受到這壓力會自動破卵膜游出
    7大部分的魚無法自行破除卵膜,需要予以協助,注意手會抖的人視力差的人不要學喔,通常魚兒在卵中呈現的姿勢是像逗號一樣頭和尾幾乎連在一起,但那是有空隙的,一根大頭針就是插在那空隙,另一根針則是用來調
    8插在空隙的那根針往外拉小魚就出來了(圖片位置轉了180度跟上一張有點不太連續).
    9把小魚吸進乾淨的水裡就大功告成了

    2016-12-01 15:40:35
    0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