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实际经验的朋友多多指点
1、二氧化碳游离态和化合态,对植物的吸收以及对鱼的生存影响分析
个人看法:游离态植物吸收效果应该要好,但是二氧化碳弥散性好,满屏细泡泡势必对鱼儿有些影响,化合态应该对鱼儿更友好,化合态应该不会像游离态那样通过鳃进入血液造成酸性中毒
2、硝化菌好氧且不喜光,各位大神能提供例证了解了解吗
3、消化系统的成立以及状态是否可以通过菌膜和情况来判断
查到的资料讲:菌膜是新缸会出现的,主要是有益菌产生的,待硝化系统强大起来,硝化菌会抢夺这些菌的食物,因此菌膜就会慢慢消失,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菌膜的消失不能参考缸内,因为还有扫地僧,可以从过滤器内菌膜情况进行参考!这些说法成不成立!
4、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比较充足的情况下鱼中毒的概率大不大,比如我现在用游离态,二氧化碳小泡泡漂得满缸都是,氧气也是满缸漂,但肯定二氧化碳比氧气要多,氧气跟水没那么亲近!
5、看到很多鱼友都说二氧化碳随灯开,我觉得二氧化碳应该延迟开,一夜之间缸内的鱼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还是不少,于是我做了个实验,开灯不开气果然半个小时矮珍珠开始冒氧,一个小时后皇冠开始冒氧,而且量不小,当然具体情况还得根据各缸的内容来看,我现在就等氧减小,再决定什么时候开二氧化碳,一秒几泡我觉得也应该通过水草反应来决定,而不应该是网上看到的多大缸给多少,这样是不是对鱼的生存环境更友好,是否有必要延迟通碳










重庆大学城
昨天晚上五点半关灯关气,今天早上七点半开灯不开气,10点的时候还正常,之后出去了,11:30上楼看冒氧气的速度下降了约一半,说明我这鱼缸内本身的二氧化碳能力能供给四个小时左右,开灯后三小时开始开气,关灯前一个小时关气好像就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