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IOS & Android
针尖大小,白色,有害吗?
鱼虱是一种透明的甲壳类寄生虫,体长 3~5 毫米,可随鱼的颜色变化体色,不容易发现。鱼虱先以吸盘吸附在鱼体上,再以口刺刺伤鱼体表组织,吸取血液和体液。 而且鱼虱还能随时在水中自由游动,从一个寄主转移到另一个寄主。它的口刺会分泌一种毒素,使病鱼呈现出极度焦躁不安,或跃于水面,或急剧狂游,百般挣扎。 严重时鱼虱会布满全身,鱼体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体表不断分泌黏液,全身被一层黏液包裹着。由于鱼体的营养被吸收,鱼体逐渐消瘦,直至死亡。 被鱼虱寄生的鱼同样也会并发水霉病或其他寄生虫病。 治疗方法: a. 鱼虱数量比较少时,用镊子夹走,伤口用碘酒涂抹消毒。 b. 鱼虱数量较多时,用 0.25 毫克/升晶体敌百虫(90%)溶液浸泡鱼体,虫体会缩为一团,自行脱落死亡。 c. 由于鱼虱很怕盐水,一遇到盐水就立即离开鱼体表,所以可以用 3% 的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5分钟(20℃时)。
老喜欢
鱼虱是一种透明的甲壳类寄生虫,体长 3~5 毫米,可随鱼的颜色变化体色,不容易发现。鱼虱先以吸盘吸附在鱼体上,再以口刺刺伤鱼体表组织,吸取血液和体液。
而且鱼虱还能随时在水中自由游动,从一个寄主转移到另一个寄主。它的口刺会分泌一种毒素,使病鱼呈现出极度焦躁不安,或跃于水面,或急剧狂游,百般挣扎。
严重时鱼虱会布满全身,鱼体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体表不断分泌黏液,全身被一层黏液包裹着。由于鱼体的营养被吸收,鱼体逐渐消瘦,直至死亡。
被鱼虱寄生的鱼同样也会并发水霉病或其他寄生虫病。
治疗方法:
a. 鱼虱数量比较少时,用镊子夹走,伤口用碘酒涂抹消毒。
b. 鱼虱数量较多时,用 0.25 毫克/升晶体敌百虫(90%)溶液浸泡鱼体,虫体会缩为一团,自行脱落死亡。
c. 由于鱼虱很怕盐水,一遇到盐水就立即离开鱼体表,所以可以用 3% 的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5分钟(2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