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泡泡水族
  2. 底栖观赏鱼
  3. 【鼠鱼】【技术论坛】何谓"鼠鱼"

【鼠鱼】【技术论坛】何谓"鼠鱼"

发表于: 2016-11-21 00:00:29
1123 4

前言




何谓鼠鱼

在热带鱼宽广的领域里,笔者曾经选择过许许多多不同的伴侣:热情如非洲慈鲷,炫丽如卵生鳉鱼,多变如孔雀,沉默如异形....;

而最最让笔者情有独锺,多年来一直沉浸其中的,却是大众口中永远的 「垃圾鱼」一一老鼠鱼每个养过鱼的朋友或许都有养过鼠鱼,而您养的是哪一种?三间鼠、青答鼠、还是黑漆漆的琵琶鼠?

有许多名为x x鼠的鱼,事实上它们都不是真正的鼠鱼,一般在水族市场上所说的鼠鱼,是指甲鲶亚科(sublamily Corydoradinae)中Aspidoras (拟甲鲶属)、Brochis(弓背鲶属) 、 corydoras (甲鲶属)这三个属的成员。




除了这三个属的鱼之外,其它中文俗名为X X鼠的鱼,在分类学上也许是鲶科,也许是鳅科,更也许是鲤科,它们千真万确不属于鼠鱼的一份子。

如果读者看到这儿已经觉得太复杂了 ,那么再说得更简单些:如果您想了解鼠鱼或搜集鼠鱼,只要找Aspidoras - Brochis - Corydoras这 三个属的成员,其它不属于这三个属的X X鼠,不要去碰就错不了了!





鼠鱼的进口概况



Aspidoras (以下简称A.属)、Brochis (以下简称B.属)及corydoras (以下简称c.属)全部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各主、支流水系几乎都有鼠鱼的纵迹,只是各品种分布的流域不尽相同。

大多数的鼠鱼聚集在水流较为平缓的中、下游,少数强健的急流勇士居住在河川上游一带。 鼠鱼原产于南美洲,自然您手上的鼠儿鼠女也大多是从那儿飘洋过海而来,也有一部份的鼠鱼来自德国或荷兰。




不过只要能从美洲输入的鼠鱼,进口商都会避免从欧洲引进,因为欧洲线的鱼只价位较高,同时运费也较由美洲引进高些。

自南美原产地直接输入的鼠鱼占了鼠鱼市场的八成左右,而且一年四季都有输入,不像埃及神仙、银带....等有产季或非产季的限制。

不过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同 一种鼠鱼,去年就算有很大量的进口 ,今年不一定会有,可能还没采集到,也可能一整年都采集到。

今年至七月底止,白豹鼠及海盗鼠尚无进口记录,红帆鼠及英哥鼠也只有少量输入;这四种鼠鱼在去年同期都已经在市场上活络交易着。



一部份品种的鼠鱼必须从德国或荷兰输入,美洲方面虽然也能供应,但是进口次数少并且数量也不固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如黑影鼠,截至目前为止仅有一次由德国进 口的纪录(仅有7尾);胭脂鼠自德国输入过两次,总数约10尾;奥波根鼠及康帝斯鼠大约在两年前由南美各输入过一次,之后的两年完全没有进口 ,直到今年二月才又开始自德国少量输入;

公主鼠今年二月首次由德国进口 ,四月份又由两家不同的贸易商各引进一批总数60尾,至于南美的供应商那边,完全没有报过这种鼠鱼的价格,目前全台湾的公主鼠应该还不超过80尾。



以上所提的都是C.属鼠鱼。A.属鼠鱼种类并不多,单独进口的笔者所知只有金线 黄花鼠(亦有人称之为丽丽鼠A. pauciradiatus)与黑花鼠(A. lakoi)两种,其它种类都混在一般常进口的鼠鱼之中输入,而且数量非常稀少。

B.属鼠鱼仅有三种,都有办法单品种进口 ,而且数量还不算少,所以对鼠鱼有兴趣的朋友应该都曾在水族馆见过它们的踪迹,只是这三种B.属鼠鱼在外观上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又没有条纹、体斑...可以做为分类的依据,再加上同一种鼠鱼有好几个不同的中文俗名,所以读者们就算能分辨出所见到的确是B.属鼠鱼,也不太容易分辨出它是B.属鼠鱼中的哪一种。



鼠鱼的分类



肯花时间及精神去接触鼠鱼,了解鼠鱼的人,笔者认为可以称之为水族领域里的勇者了!怎么说呢,鼠鱼不像多数的鱼种有个体差异,就拿弓箭鼠与大卫鼠、红斜纹鼠来做比较,它们是三种不同的鼠鱼,有各自的学名,但是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小,初次接触鼠鱼的朋友多半只会将它们认定为弓箭鼠。

再拿长腰鼠与绿面具鼠来说,除了吻部有些微的差异外,体型及身上的花纹可说是一模 一样,加上绿面具鼠进口数量十分稀少,见过实体的没有几个人,要分辨出长腰鼠与绿面具鼠更可谓百家争鸣、难上加难。



B .属鼠鱼的背鳍类似慈鲷科鱼的背鳍,整片连接着背脊,而A.属鼠鱼与C.属鼠鱼的背鳍是三角形的,像是帆船的帆立在鼠鱼背上。

A.属鼠鱼与c.属鼠鱼的外观较为类似,无法由背鳍形状区分出是哪一属的,只能说大多数的A.属鼠鱼体型较为修长,但是总体长只有4公分左右,身上大多是黑色的斑点或斑块。

至于如何分辨A.属鼠鱼与B.属鼠鱼中的成员,请各位读者自行参考坊间书籍,最好是原文的,因为大多数的A.属鼠鱼与B.属鼠鱼都没有中文俗名,原文的鼠鱼图志比较不会给您错误的信息。



c.属鼠鱼是所有鼠迷关注的焦点,它们千变万化的图样与不断发现的新品种赢得所有鼠迷的喝采,同时它们也是甲鲶亚科中种类最多的一属。

种类多,当然也最不好分辨,至于分辨的方法,掌握以下几点多半八九不离十了:(1)吻部与头部形状(2)体侧花纹:包括体侧粗线与斑点或斑纹(3)基础体色 (4)眼睛位置 (5)尾鳍花纹 (6)鱼只尺寸。

c.属鼠鱼中,最难以分辨的就是身上布满斑点的豹鼠群,常引诱鼠迷们不自觉的陷入「豹鼠迷思」中。

在分辨豹鼠群的成员时,要特别注意体侧斑点的粗细以及排列方式,另外颈部的金黄色块,色泽与宽度也是分辨的重要依据,背鳍基部与背部连接处的黑块也要一并列入考虑。



已经被分类的鼠鱼有属于自己的拉丁文学名,这应该是所有爱鱼的朋友都知道的事实,But , 一种鱼只有一个学名,也只有一个中文俗名吗?

您手上的弓箭鼠,是C. Metae还是C. arcuatus ? C. meatae 的中文俗名有弓箭鼠、弓背鼠、印地安鼠,很不巧c.arcuatus 的中文俗名也有三种:弓箭鼠、弓背鼠及印地安鼠;谁是真正的弓箭鼠?

每一家进口商都使用自己那一套辨别鼠鱼及为鼠鱼命名,假设T进口商将C.metae当成弓箭鼠销售,于是向T进口商购买弓箭鼠的Ta、TL、TC...等水族馆便说弓箭鼠是c. metae ,接着向Ta或Tb或Tc购买弓箭鼠的消费者便会认定弓箭鼠就是眼带与背上黑粗线分开的那一种鼠鱼。



同样的,K进口商将c.arcuatus当成弓箭鼠销售,向K进口商购买弓箭鼠的水族馆以及这些水族馆的顾客便会认定弓箭鼠就是一条黑粗线从嘴巴通过眼睛直达尾柄的那一种鼠鱼。当T进口商与K进口商的弓箭鼠相遇,钻起牛角尖来可是谁都无法出面判输赢的。

关于鼠鱼的中文俗名,笔者建议有兴趣的读者们只要参考一本中文书籍即可,因为每一家出版社搜集资料的来源不同,对于鼠鱼中文俗名的认定会发生上述的情形,为避免读者混淆,参考一本书的中文俗名就好。



笔者对于鼠鱼中文俗名的认定,多数是参考 观赏鱼杂志社所发行的【鼠鱼品种鉴赏彩色珍藏版】,不过这本书已经绝版了 ,没有这 本书的朋友可能只有向熟识的水族馆借来看了 。

笔者附上一份c.属鼠鱼的学名及中文俗名对照表,供读者参考,与坊间的鼠鱼中文俗名有所出入的部份,还请读者不要太认真,参考参考就好。



血拼买鼠鱼




当您决定要拥鼠鱼为伴后,进了水族馆一定是猛往每一缸的缸底瞧,瞧见 了自个儿没有的鼠鱼就狠狠地给它血拼回家,进了家门后,您血拼的鼠鱼养了多久?

市面上的鼠鱼,除了咖啡鼠、花鼠、自鼠、金珍珠鼠(4公分以下)、熊猫鼠(4公分以下)是本岛繁殖的之外,其它 全部是进口的。

本岛繁殖的鼠鱼因为能够量产,所以今天不买改天也买得到;而进口的鼠鱼可就不一定了 ,瞧见了没买,怕改天就没了,下次再见不知何年何月,买下了又不知手上鼠鱼状况如何,养了几天驾鹤归西,花钱事小,只是罪孽一桩,又折损了您对鼠鱼的热度。




其实鼠鱼算是众热带鱼中较为强健的, 一般鼠鱼能否活得长久,在进口后的一周内就决定了 。

野生鼠鱼被采集之后,在集散地先行消肚库存,这一存就不知存了多久,才能搭上飞机到新主子手上。

所谓「消肚」,是进出口商的术语,为避免鱼只在高密度包装运送下,因排泄造成水质恶化甚至造成整袋鱼只死亡,将要出货的鱼只禁食的过程,称之为「消肚」。




笔者若说饿了一周的鼠鱼还会有多健康,大伙儿也不会相信,所以咯,挑选鼠鱼的第一要诀:(1)大头细身 的鼠鱼千万不要买。

饿过头的鼠鱼虽然还有机会养胖,但是饿过头的鼠鱼多半因为体力耗弱且缺乏抵抗力,体内寄生虫伺机大量繁殖,因为寄生虫缠身而死亡的鼠鱼远比饿死的鼠鱼多得多。

感染寄生虫的鼠鱼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眼睛凹陷,头部及身上出现白色斑点;



挑选鼠鱼的第二要诀:(2)眼睛凹陷的鼠鱼千万不要买。鼠鱼下了飞机,圆圆胖胖,眼睛正常的个体就一定可以买了吗?

No!鼠鱼的胸鳍硬棘会分泌毒液,溶解在水中会造成鼠鱼慢性中毒,但是并不是只要将鼠鱼包装在袋子里,它们就一股脑儿的猛放毒液毒死自己,一般来说受到重度惊吓的,所以在包装前捕捞技术不良造成鼠鱼紧迫

以及包装密度过高,都会造成鼠鱼分泌毒液,但是中毒的鼠鱼短时间之内不易判别,更糟的是已经中毒的鼠鱼存活率几乎是零,如果能等您想要的鼠鱼在水族馆中库存一至二周

确定是健康的个体再买回去那样最好,但是如果是珍稀品种非买不可,可以仔细观察鼠鱼游姿及呼吸情形大略判别;




挑选鼠鱼的第三要诀:(3)游起来摇头晃脑或无力缩鳍趴在缸底,以及呼吸不顺畅的鼠鱼千万不要买。

原产地的水质,可能与进口商库存鼠鱼的水质有所出入,差距不大还好,若是水质相差太多,再健康的鼠鱼也只怕要生病了 ;

挑选鼠鱼的第四要诀:(4)胡须溶解或体表覆盖一层半透明白膜的鼠鱼 千万不要买。

就是这么简单,光就上述四点,您就能买到活澄动人的健康宝宝了 。




除去了健康上的顾虑,我们再从众鼠鱼群中挑出珍稀品种。

所谓珍稀品种,并不一定是非常少的,它可能是较少单品种进口,或单品种进口价格较高,我们就从一般大量进口的鼠鱼品种中把它们揪出来好好珍藏。

首先有一点要让读者了解的,鼠鱼进口后第一关是经过进口商,倘若进口商处有鼠鱼爱好者,这些混杂进口的珍稀鼠鱼自然不会流入市面;




再者混杂进口的鼠鱼被卖入水族馆后,水族馆的老板或员工是鼠迷的话,自然也会将这几尾特殊份子挑出来好好收藏着,

于是您上水族馆买鼠鱼时,一缸标示着「红头鼠」的鼠鱼中,也只有红头鼠,因为偶尔混杂红头鼠中进口的大型红头鼠或长吻红头鼠,都已经在进口商的员工或水族馆的员工,他们自己家中的水族箱里了。

想要从一缸鼠鱼中挑出一尾特殊的鼠鱼,一定要先能牢记每一种鼠鱼的特征,千万不要.......好像是........又有点像是.......,就算您财力雄厚,最后买回家的也都只是进口商整袋整袋输入的一般品种。

第二点要胆大心细,胆大是要赖在鼠鱼缸前看上个半个钟头不怕老板来赶人,老板是绝对不会来告诉您:在找特殊鼠鱼吗?你可以再靠近一点!不过敢在缸前太久可能会妨碍其它消费者看鱼,这您可要自个儿识相点。心若不细,看不出鼠鱼彼此的差异,也甭挑了。
转载自奇溢自然

【鼠鱼】【技术论坛】何谓"鼠鱼"-图1

【鼠鱼】【技术论坛】何谓"鼠鱼"-图2

【鼠鱼】【技术论坛】何谓"鼠鱼"-图3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