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 泡泡水族
  2. 闲聊茶馆
  3. 🐤🐦日常解说:悲鸿的“禾花雀”————黄胸鹀

🐤🐦日常解说:悲鸿的“禾花雀”————黄胸鹀

发表于: 2022-02-18 15:42:21
1324 10

黄胸鹀(拉丁学名:Emberiza aureola,别名:禾花雀),鹀科鹀属小型鸣禽。它分布于芬兰、俄罗斯、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其体长14~15厘米,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翕及尾上覆羽栗褐,上体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尾下覆羽几纯白,下体余部鲜黄色。它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草甸、草地和林缘地带。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201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684项)。[2]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3]

种群现状

在中国,黄胸鹀在鸟类贸易中占有很大份额,中国南方和北方该物种进入贸易市场的形式也有着极大的差异,在中国北方,此物种作为一种宠物进入贸易市场,因其雄性外形优美叫声悦耳而受到欢迎;而在中国南方,此物种作为食品进入市场,由于中医理论认为该物种有滋补强壮的作用,因而在广东民间人们将中医理论加以衍生,错误地宣传食用以禾花雀为主要原料堡制的汤可以补肾壮阳,极大地提高男性的性能力。虽然这一说法没有得到现代药理学的实验支持,但这一传统仍然随着粤菜和广东食文化的传播而广泛传播,由于始终未能实现人工繁殖,其所需的个体均系野外捕捉。这一饮食文化给黄胸鹀带来了灭顶之灾,并造成野生黄胸鹀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濒临灭绝,目前广东已做好关于禾花雀的保护措施,请各位不用担心。

🐤🐦日常解说:悲鸿的“禾花雀”————黄胸鹀-图1

🐤🐦日常解说:悲鸿的“禾花雀”————黄胸鹀-图2

🐤🐦日常解说:悲鸿的“禾花雀”————黄胸鹀-图3

🐤🐦日常解说:悲鸿的“禾花雀”————黄胸鹀-图4

🐤🐦日常解说:悲鸿的“禾花雀”————黄胸鹀-图5

🐤🐦日常解说:悲鸿的“禾花雀”————黄胸鹀-图6

🐤🐦日常解说:悲鸿的“禾花雀”————黄胸鹀-图7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