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肥的用量
我见过的液肥说明书上均写有多少多少水量上使用多少多少液肥,很多人也是按部就班地照说明书详细计算其计量后添加液肥。我认为说明书上的使用量只是平均的一个基数,如果不管草缸配置情况和水草数量、品种、长势等因素,每天按照水量来计算添加液肥量是不足取的,“酌情添加”、“看草施肥”,这是我的实践经验总结。在说明书的基本使用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缸内水草所占的面积(不只是按照栽种面积,还有水草的空间占用程度)、水草品种(阴性草、阳性草及成长速度等)、换水频次、光照的强度、过滤的功效等等综合因素而相应增减液肥量,这才是用肥的关键。我的理解是:水草密集程度高、阳性草多、喜高光草多、换水频繁、处于生长旺盛期等情况下,相应增加液肥用量;水草稀疏、中低光照草多、阴性草多、不经常换水、刚翻缸或水草刚刚栽种时适当减少液肥用量。在此多说一句,使用单一的铁肥时一定要控制好用量,添加过多的铁肥,不仅红草出现叶片发黑、缩顶等现象,还不利于其它绿草。
添加液肥的用量和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刚开缸或翻缸不久即开始添加液肥,或是过量添加液肥,往往为藻类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刚开缸、翻缸、或大面积新栽种水草时不建议马上加液肥,多数水草新栽种时会有塌腰、弯曲现象的,待初步适应环境、产生追光而直立,一般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这时可以按说明书基本平均量的减半以上的量,少量添加液肥。我的做法是:翻缸十天左右视草的适应情况而定是否施肥。先少量添加液肥后随时观察缸内情况,若有生藻现象或苗头,则再减量或停止施肥,并控制藻类;若没有异常现象,则平均三天左右逐渐加一次量,直至水草进入正常成长状态。掌握液肥的正确用量,也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摸索和积累。
液肥不是养好水草的灵丹妙药,水草的状态完全依赖于它是不客观的,仅仅依靠液肥来期盼水草缸的美景,这也是不现实的,需要缸内的水质、过滤、光照、CO2等等综合生态环境因素的结合。对需要大量底床肥料的水草,只使用液肥也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基肥(根肥)等底床营养。
愿大家的草缸草美鱼欢! 本文转自网络 小草认为非常有道理 与大家分享
如何添加水草液肥
-
相关文章
-
翻缸大吉
几次翻缸总结出经验了,缸里的水草和鱼都提前准备了位置安置,素材尽量复用降低成本。还没想好怎么搭配水草,不用担心原有的鱼和植物可以慢慢来了。 -
发发陶粒菜园子
纯陶粒,纯液肥,养草还是挺容易的 -
被商家盗图了
今天发现被拼多多商家“昊轩水族”盗图,要求撤图,被反咬一口,长见识了发这个贴全是给大家吃个瓜,乐一乐,顺便提醒大家小心“昊轩水族”这个商家 -
天然产物能除藻吗?
我们可以把除藻剂的成分大致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成分(自然界中有除藻能力的成分)。目前人工合成的除藻剂除藻效率远远高于天然成分,表现出极低浓度μg/L级别就可以明显观察到藻类死亡,图(1)。但是这种除藻剂往往是广谱杀菌灭藻的,很可能造成鱼缸硝化系统崩溃,从而导致生化功能紊乱。(之后会专门讲人工合成的除藻剂)相对人工合成的除藻剂来说,天然产物在水生生物安全性方面体现出优势。我们不难观察到草缸中水草长的好 -
筛选抑藻成分
某些除藻剂效果差强人意,不仅能灭藻还能灭草,灭鱼虾螺。现在市面上各种化学成分的广谱除藻剂虽然非常高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可能使用对其他水生生物危害较大的重金属盐,即使使用量少也可能造成缸内重金属积累,生物难以代谢。2.可能造成敏感生物不耐受引起死亡,例如蕨类、莫斯和小精灵等。于是我开始寻找抑藻成分,希望能实现理想的抑/除藻效果:1.对藻类选择性好,不伤害其他生物2.不会在鱼缸中长时间积累,容
-
贝壳76211165的主题
山东淄博草友
学习了
银河护卫队
说的太好了。真正的含量贴
台湾海峡
欣赏学习了
吃🐟的猫
群殴改用TBS的液肥了。种类多 不单一
活着活着活着
感谢感谢。
A小聪
液肥的使用方法说明书上只是一个基数这点很赞同。具体的使用量还是得依靠个人对自家水草缸里的植物有个大致的数,知道自己养的水草缺肥、肥不太够、肥多吸收不完各自的症状。尽量日加肥。
可取自己最熟悉的一种草。停肥一周。观察肥缺水草表现。基本上一周的时间,肥缺现象表现的很完整。然后每日加肥,定时定量。多次摸索就知道自家鱼缸正常用肥量了。此方法适用于开缸任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