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泡泡水族
  2. 孔雀鱼
  3. 起个高调,再谈玩“串串”。

起个高调,再谈玩“串串”。

发表于: 2020-02-08 14:13:59
2621 23

前几天帖子里的一个回复,我觉得应该单独拿出来讨论一下下。当然,不是说玩个孔雀鱼就非得去学什么普通遗传学,我的意思是如果喜欢,研究一下就会玩的更加尽兴。我的言论不希望被理解成带有攻击性,只是希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们共勉。毕竟玩孔雀不就是图一个乐呵么!哈哈哈。

和弦 拁:杂交是改良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段。除了杂交还有基因突变,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植物中的小麦(异源六倍体)此时中文的魅力再次体现出来了,其实我们平常做的如果换成“混血”可能更接近老外所谓的“mix”。可杂交算是官方定义名称,所以有时候会造成误解。
杂交这一方式,大概分成两大区块,种内杂交,和异种杂交。
这牵扯到杂交的一些概念和限制,按照: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关系,杂交的极限一般划定在“同科不同属”。
而孔雀鱼相比其他品种有一大优势,就是它有比较完善的基因分类和遗传模式统计。我举个例子。
所谓的改鱼公式,其实就是利用遗传模式来有目的性的以最快速度来得到目标鱼的做法。这些目标鱼可能是自己想要的表现,可能是更符合标准的表现,也可能是从未有过的新品种。
这些花色遗传主要集中在性染色体上面如:
限性遗传(父传子,不传女)比如,日本蓝基因
伴性遗传(母传子女)比如,马赛克基因
这两个基因的组合就可以变成日本蓝马赛克,具体做法是用日本蓝公鱼追马赛克母鱼,可以一次性获得,然后就是固定表现,优选个体提高稳定度。
综上所述,其实方式方法看起来差不多,但是有理论打底就能事半功倍。如果随意混血的大家乐模式,子代个体表现可能很优异,但是性状遗传稳定性可能难以稳定这种模式有时候被种质公司用来设计技术壁垒(大白菜和三色堇的育种)。
写在文末:其实无论怎么玩,无论玩什么玩好了都会出成绩。袁隆平不就杂交了个水稻么?哈哈哈哈哈哈~ 1秒前

起个高调,再谈玩“串串”。-图1

起个高调,再谈玩“串串”。-图2

  • 杰斯汀

    兄弟对孔雀的研究真是不浅呀。

    第11楼 2020-02-11 09:06:49
    0
  • 东营-子非鱼

    如果方老先生在天之灵知道有一位油腻腻的年轻后生把他的书奉为圭皋,视若珍宝,可以瞑目了。

    第12楼 2020-02-11 09:19:44
    0
  • 指马为鹿

    长姿势了

    第13楼 2020-02-14 16:00:53
    0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