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泡泡水族
  2. 小型热带鱼
  3. 【转发】关于草缸白点病的治疗与预防

【转发】关于草缸白点病的治疗与预防

发表于: 2017-03-30 17:44:10
1944 9

本文由“迷路de冬冬”整理编写,为了能让各位泡友更好的了解治疗白点病,冒昧拿来与大家共享



迷路de冬冬 1楼
2014-6-5 23:34
本帖最后由 迷路de冬冬 于 2014-6-6 13:38 编辑
经常看到很多鱼友在论坛发帖求助 得白点病该如何治疗,一般大家都会说老三样,换水、升温、放大盐,这个方法并不是哪里都适用的,尤其是对于草缸养鱼的朋友,这种方法不是不可取,但一定要注意盐的用量(后面我会介绍如何配比盐的用量)。市面上有很多专门治疗白点的特效药,例如白点净,我也曾经买过2瓶,但至今只用过2次,为什么呢,看看后面的说明书就会明白,主要成分是硝酸亚汞,这个是有毒的,不管是对人还是对鱼,当然对草和虾都有影响,计量掌握不好就容易造成生物汞中毒,重的出现死亡现象,而且这种药物治疗白点后会出现肠炎的症状。 当然对于只养些鹦鹉、地图的朋友们,用这个药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个药的优点就是很便宜。对于新手和养比较珍贵鱼的朋友,我建议还是用莫斯特3000比较好,药效很缓,对鱼虾和水草没有明显伤害,缺点就是价格偏贵,保质期过后药效会明显降低。
对比下 正常时候的金波子和上图白点时候的金波子 尾鳍和背鳍上的白点很明显
为了给初学者更多的帮助,我特地查询了一些资料,学习了很多关于白点病知识,个人感觉,白点病不可怕,重点还是在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首先什么是白点病?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所以也叫小瓜虫病,是十分普遍和常见的鱼体疾病,它的繁殖和传播能力极强,但只会寄生在活鱼身上。其实白点病绝非甚么不治之症,只要能及早发现和处理得适当的话,死亡率近乎零。正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想要有效地预防和对付白点病,就先要稍稍深入了解一下这种寄生虫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就整体而言,小瓜虫对鱼本身有两大致命的地方:会严重破坏鱼身表皮上所分泌的保护粘膜,导致鱼体受损,再令其失去抵拒能力 若生在鱼鳃里面,会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导致缺氧,再而令其窒息 发病时,通常会从鱼鳍或鱼鳃等开始长出白点,然后一直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份。发病初期会令鱼出现食欲不振、蹭缸、神情呆滞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有呼吸困难、身体腐烂、甚至会有出现血斑等症状;若一直放任不管的话,死亡率是100%。有一点不可不提的是,并非所有的“白点”都能用肉眼清观察到。如果在病发初期,白点是从鱼鳃内开始生长,那就往往会很容易逃过肉眼的发现;等到白点扩散到鱼身的其他部位可见时,好有可能巳经进入了病患的第二或第三周期。所以如果大家发觉缸中的鱼有上面所讲的初期症状,但又看不见鱼身上有任何白点时,也千万不要大意,最好多加留意和观察。
小瓜虫的生命周期在开始时,小瓜虫的孢子会钻入鱼鳞下,寄居在鱼的表皮上,然后从寄居体的血和表皮细胞中吸取营养并生长至成虫。由孢子生长到成虫,大概需要2至40天的时间,主要由温度而定,当温度越高,成长的速度就越快;而过程中小瓜虫会在鱼身上产生一个个直径大约0.5至1mm的白色脓包以作为居所,亦即是大家所见 到的“白点”。当小瓜虫成熟到可以繁殖的时候,脓包会破裂,成虫会被排入水中,其间自行分泌出一层厚厚的包囊作为保护,并会安顿在鱼缸底床上,再开始快速地进行细胞分裂。就一般而言,每颗成虫都能够自我分裂成为上百至上千多个不等的小瓜虫孢子。当完成分裂后,这些孢子会被散播于水中,试图去寻找新的寄居体。小瓜虫孢子的生命最长不会超过96小时,即4天,也要视温度而定;温度越高,寿命就越短。过了时限仍找不到寄居者的孢子,会一一相继死去;而那些能够找到寄居者的孢子,会再次钻入鱼鳞下直达鱼的表皮,继而开始下一次的生命周期。
白点病会传染吗?这个是肯定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快!多快?那就要看缸中养鱼的密度而定。要知道缸中的每一条鱼,都可以成为小瓜虫生长和繁殖的媒体;媒体越多,所能够生产的成虫就越多,直接加快缸中小瓜虫孢子的增长速度,白点病散播的速度也自然会相应地加快。再者,一个高密度的鱼缸,由于鱼多但活动空间有限,也会令鱼体暴露于小瓜虫孢子下的机会率大增,病患的比率自然也会比一个低密度的鱼缸要高。所以,可能的话,最好不要“超养”。因为若爆发白点病(或其他一概会传染的鱼病)的话,一个高密度的鱼缸比起一个低密度的鱼缸,更难控制病情,死亡率会更高,需要用来控制病情的时间也会更长。情形就等同我们的世界爆发流感病毒一样,在人口稠密的地方,病毒会传播得更快,患病率和病情也会更为严重。
导致白点病的原因 有很多鱼友一直有个错觉,以为缸中水质差、水温骤变等因素,就是自然导致鱼生白点病的主要理由。其实以上通通的都只是“诱因”,真正导致白点病的“主因”,是源自外来感染。道理很简单,白点病是要有小瓜虫的存在才能引起的,若缸中并不存在它的成虫或孢子,或在过去的两个月内未有发生过白点病,那么无论水质有多差,或水温骤变得有多厉害,根本没有发生白点病的可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从外来引入源头;而最普遍的源头,就是来自新买的鱼和草或任何取自水族店展示缸里的沉木或石头,野采的小鱼等,当中可能巳经附有小瓜虫的成虫或孢子,若果在未经任何检疫的情况下就入缸,它们自然也会被一同带入缸中,直接为白点病的爆发打开序幕。
如果序幕真的不幸被打开了,白点病会否随之爆发,那就要进一步视乎整缸鱼在当时的健康状态了。一条健康的鱼,本身的扺抗力强,就算暴露在少量的小瓜虫孢子之中,亦足以有能力避过它们的攻击;假若真的不幸被感染,也不会一下子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且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亦会较短,完全康复的机会也较高。相反,若鱼本身健康欠佳,抵抗力随之而弱,那就自然会受到小瓜虫孢子的任意攻击,令病情往往一下子变得相当严重,而且可以完全康复的机会也较低。
会导致鱼扺抗力转弱的理由,即是之前所讲的“诱因”,主要有以下三项: 鱼缸管理不善 → 令水质变坏,慢性地使鱼的健康受损(就好比:每天强迫你在空气污浊的地方生活,健康自然会一日比一日差啦……) 水温骤变 → 会增加鱼所承受的压力,即时影响其内分泌,导致鱼身保护黏膜分泌失衡,令其抵抗力瞬间下降(就好比:大热天时,忽然由很热的当街走入很冷的商场,一热一冻,很容易感冒……) 养鱼密度过高 → “超养”,令鱼的活动空间缩细,运动量随之减少,自然会慢性地损害鱼的健康(就好比:医生都说,适量的运动,能有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等作用,病痛自然都会少……)
要做到冶疗白点病时可以得心应手,除了要先了解一下小瓜虫的生命周期外,还要非常清楚以下一点: 现阶段还没有任何办法或药物,可以有效地将巳经成功钻入鱼身表皮的小瓜虫成虫或孢子杀死的;只有待小瓜虫完全离开寄居体后,才会出现彻底消灭它们的机会。 明白到以上的话,就可以开始进行以下的作战计划:
步骤一:“冷静” → 看清楚那是否真的白点,再冷静地判断相应的对策。有很多养鱼新手一见到鱼的背鳍或尾鳍有一点白色的物体,或甚至发现鱼有蹭缸的情况出现,就断定那是白点病,以为世界末日来临,又捞鱼又加温 又下药,结果得不偿失。其实鱼鳍上有白点物体,很多时都只是因為“打架”或“撞击石头及缸壁”所致,而擦身等情况会在鱼鳞因先前受损,或在痊癒时发生,胡乱地加温下药,后果也不用多说。所以先要冷静地作出观察一段时间,在肯定那是白点病后,方才因应环境而作出适当的治疗部署。要知道白点病本身并不可怕,充其量只可以用“烦”来形容,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只顾心惊而又不懂得去处理的人;现实里导致死鱼的罪魁祸首,往往并不是白点虫,而是人。
步骤二:“隔离” → 轻微病患的鱼留在大缸中治疗,严重病患的鱼捞起放落医疗缸分开治疗。理论上,白点病是适宜整缸处理的。因为就算缸中只有一两条鱼出现白点,有可能小瓜虫在缸中已经经过了一次或以上的生命周期,捞走有白点的鱼不代表水中、草上没有小瓜虫的孢子或缸底上没有它的成虫正在分裂当中,所以最有效和最彻底的方法还是整缸处理。其实,除非在别无他选的情况下,个人一直不主张每次将所有病鱼捞走放在医疗缸治疗。因为病鱼本身巳十分虚弱,就算在医疗缸中水质相似、水温也相同,但始终都会有所差别,而且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下,或多或少都会使病鱼受惊,令其更加虚弱,进一步减低其抵抗力,治疗上往往会因而更为困难,转缸过程若处理得不好的话甚至会令病鱼比小瓜虫还要先行一步。不过若当中遇有严重病患的鱼,在这种迫不得意的情况下,捞起它们分开治疗还是有需要的,因为这样可避免大缸中轻微病患的鱼受到再进一步的感染,直接令大缸中的病情可以更容易地受到控制。 如果本身已有医疗缸一直在运作着的朋友们,隔离的程序会比较简单,做足对温对水就可以了。
步骤三:“加温” → 慢慢地或分段地将水温调高至28℃或以上,但不要超过30℃。调高水温的目的,就是要加快小瓜虫在鱼体身上的生长速度,催化它们成熟然后脱离鱼体;另一方面,此举也有助缩短水中那些小瓜虫孢子的寿命。不过,有很多养鱼新手一直有个误解,听别人讲话加温,就以为水温越高就等同越好,有些甚至会将水温调高到32℃或以上,殊不知道此举只会令病患中的鱼更容易死亡!其实当水温24℃至26℃时,整个小瓜虫的生命週期只会得约48小时,即2天。过份地加温,只会令病鱼的新陈代谢过快,直接使其更加虚弱,病情严重的鱼会往往因负荷不了以致死亡。再者,过份地高温也会对缸中的水草构成一定的压力,轻则叶黄草溶,重则枯萎,而且还未计对缸中其他生物如虾、螺等的影响。所以切勿盲目地加温,以为此举“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另外在加温的同时,大家还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要知道当水温越高,水溶氧量就会越低,但生物耗氧量却会增加,而且当鱼因病虚弱时,对氧气的要求会比平常多。因此大缸中最好在关灯后打氧,而医疗缸中则要24小时打氧。
步骤四:“落盐” → 大缸中用不高于0.3%浓度的盐水进行为期约3至5日的药浴,医疗缸中用不高于0.5%浓度的盐水进行约1至2星期的药浴,两者所需的实则时间均要视进展而定。再严重的话,病鱼可以先以1.5%的浓度去进行药浴,时间以半小时为极限,视乎病鱼的大小和体质而定,完成后再放入医疗缸治疗。何为0.3%的浓度?计算的方法很简单,浓度0.1%就是以100g的盐加入100L水当中。举个例子,个缸150L水,要达到0.3%浓度的话 就要放450g的盐,如此类推。至于下什么盐,细盐和粗盐,分别不大,只要不是含碘盐。另外由于现在不是煲汤,放盐时千万不要将盐直接放入缸中,要先要用温水将其完全溶解,才慢慢地、均匀地倒入缸中。假若一个不留神,放多了盐量,令鱼出现沉底无神或大口大口呼吸等症状时,也不需要惊慌,换水就已经可以解决问题。用盐的好处,除了效果显著之外,最大的优点是它十分可靠,并不会对已建立的硝化系统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而且浓度若不超过0.5%的话,对水草本身也影响有限。
步骤五:“换水” → 大缸中隔日换水四分之一,医疗缸则隔日换三分之一,直至疗程完成,而每次换水均要保持盐份的浓度。 其实水并不需要太密地换。换水的目的是要:一)减低水中所含小瓜虫活孢子的数量,二)将死去的小瓜虫成虫或孢子带走而令水质在治疗的过程中得到改善。要明白就算如日常管理中的换水,都会对缸中的生物构成一定程度的压力,更何况是正在生病中的鱼。换水太密或太多只会令病鱼更虚弱,更难快速痊癒。另外换入的水要保持适当的盐浓度,例如大缸中换走50L水,新换入的50L水就要在先前加入150g的盐以维持0.3%的浓度,当然不要忘记加定水剂(除氯和除重金属),而且可能的话,要尽量避免温差的出现,在冬天时最好先为新水加温,等新水达到和大缸一样的温度时,才好加入缸。当完成整个疗程后,即是白点病被完全治癒后,也无需要将大缸内的水一下子全部换走,只需先换三分之一,然后再照平常一样,每星期换三分之一水便可。
步骤六:“等!” → 耐性是最好的战友。如同对付任何鱼病一样,治疗白点病最重要的是切忌“心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往往都贪快,又高温又加重药,不要说是病鱼,健健康康的鱼都会死。 那么何时才叫作战胜利呢?要等到再无发现鱼身上有白点的那一天开始计,其间继续疗程,如果在跟着的3日内都没有白点再出现,那就可以开香槟庆祝了;若果不幸地发觉白点再现,也千万不要泄气,可能小瓜虫太强,到时只需再维持疗程一段时间,直致可以开香槟的情况出现为止。另外一个很常出现的误解是,鱼病时要停止喂食。其实这是毫无必要的,因为鱼病时同人生病时一样,虽然未必有胃口,但也需要营养才能增强体质,再而增加抵抗力去应付小瓜虫的攻击。所以千万不要停止喂食,但在喂食的份量上需要减半或以上,避免病鱼因无胃口,令食物过剩而导致水质迅速恶化,或因病时吃得太饱而引发其他如消化不良等病发症。如果可以的话,鱼病时喂些高级少量、容易消化的饲料会更好。其实概括来讲,只要肯“细心”地观察,“爱心”地对待,再“耐心”地去应付……,白点病?敢大胆讲句:毫无难度可言。
白点病 讲到尾,还是预防远比治疗来得重要。要完全避免白点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要小心避免从外来引入源头,让鱼一直维持在健康的状态。以下几点大家不妨可以用来参考一下:
一) 新鱼的检疫 新买回来准备下缸的新鱼,风险最大。挑鱼时,要先花时间观察一下鱼的表现,离群的、沉底的、目光呆滞的、淡色的、身上有疑似白点的,通通都不要买,连带缸中其他表现好的也要多加考虑才好作出决定。带回家中后,可在过水期间,在水中加入含有5%“甲基蓝”溶液(或者高锰酸钾溶液,要注意用量),以一滴加入2L水的份量,为新鱼消毒后,才再放入缸中。由于过水的时间有限,效果自然并非百分之百,但有胜于无。若果想最有效的,可以同样的份量加入医疗缸当中,再在医疗缸内饲养3至4日后,才将它引入大缸。另外若觉得甲基蓝太强的话,个人建议可以试试以 Waterlife Research 出品的 STERAZIN 溶液代替,效果也非常好,而且十分可靠,用时只要跟足说明书上的份量就可以了。
二) 新草的检疫 新买回来准备下缸的水草,无论是否独立一枝的,或是附在沉木或石上的,只要是取自店中的水草缸或是从野外捡回来的,都应该要先行消毒检疫,才可放入缸中。相比起鱼,消毒的方法就简单得多,可以直接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之后下缸。此举能有效地杀死大部份的寄生虫 成虫或其孢子,也能够消灭大部份肉眼看不见的小蜗牛。
三) 其他物品的检疫 要知道在淡水的环境里面,想要一般性消毒的话,“盐”会是您最好的朋友。准备下缸前的沉木、石、底砂,甚至是活食,全部都可以用0.5%浓度的盐水浸一段时间来作消毒,而且效果显著,不过要紧记在下缸前一定要先用清水冲洗干净。
四) 保持缸中水质清洁 鱼健康的首要条件,老生常谈,相信都不用多作解释。
五) 避免水温骤变 要知道鱼身上的保护粘膜,就是其抵抗外御的一切;只要粘膜受损,百病自然丛生,细菌和寄生虫就会有机可乘。新水时加入的定水剂,除了要除氯气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中和水中的重金属,即是鱼身粘膜的头号敌人。除了重金属外,其他如水温骤变、受到惊吓、舟车劳顿后等环境因素,都会严重地影响鱼的内分泌,直接令其粘膜分泌失衡,再而失去保护功能。大家不妨留意一下,当新鱼对完水和温后放入缸中的初期,往往会吸引其他旧鱼去追它,或甚至乎会用口啄其身体,就算生性温和的鱼亦然。其实有很多时候,旧鱼并非是在赶新鱼或在霸占地盘,而是因为受到新鱼的保护粘膜分泌失衡所吸引。如果新鱼常常在落缸时都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时侯需要考虑改善一下对水对温的程序了。
六) 注意溶氧量 足够的溶氧量,对鱼甚至是缸中其他生物的健康有著莫大的关系。正常来讲,如果缸中“密植”水草,水草又生长得“健康”,缸中生物的密度又“不高”的话,打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水草会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提供足够的氧气去供其他生物呼吸。但若果草少,生长状态欠佳,而生物又多的话,在关灯后打气帮 补就变得非常重要。 这点对新开缸的朋友们尤为重要,而且打氧除有助增加溶氧量外,能有助减低油膜和褐藻的出现;对新缸来讲,利多于弊。另外还要留意水温对溶氧量的影响, 之前也有作过解释。更要注意的是,并非要等到鱼出现「浮头」的情况,即在水面徘徊兼大口大口地呼吸,才代表水溶氧量偏低,这只表示水中缺氧的情况已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到时才打氧弥补,也往往为时巳晚。
七) 尽量避免“超养” 超养的意思,是指缸中的生物密度过高,无论过滤糸统是否负荷得到,其坏处是百分之百可以肯定的。活动空间少,运动量偏低,病菌传播的速度快等,通通都会为当中的鱼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可能的话,为著缸中的生物着想,为免除自找烦恼的机会,不要超养! 若能做到以上七点的话,遇到白点病的风险相信定能降到最低。
以上是关于白点病的治疗与预防的一些见解,如果朋友们用心看的话,是会受益匪浅的,不但对于草缸的朋友,平时大家买新鱼新草回来都应该做到先隔离消毒,什么病都是以预防为主的。

【转发】关于草缸白点病的治疗与预防-图1

  • 一杯倒

    感谢分享😎

    第1楼 2017-03-30 19:30:31
    0
  • 大当家

    图片用的不错,红鼻号称白点王

    第2楼 2017-03-30 23:23:09
    0
  • 叶生无花

    谢谢分享

    第3楼 2017-03-31 06:35:11
    0
  • 强悍的小白

    红鼻太容易得白点了

    第4楼 2017-03-31 10:03:54
    0
  • 灰猴

    学习了,辛苦楼主

    第5楼 2017-03-31 14:08:41
    0
  • 水晶大手子

    厉害了

    第6楼 2017-03-31 19:24:28
    0
  • 疯狂的鱼

    谢谢楼主分享经验

    第7楼 2017-04-01 12:24:08
    0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