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泡泡水族
  2. 短鲷
  3. 【短鲷】【技术论坛】短鲷水族箱开缸教程之疾病防治篇

【短鲷】【技术论坛】短鲷水族箱开缸教程之疾病防治篇

发表于: 2016-12-05 14:11:38
1199 0

作者: 来源:观赏鱼之家


1.白点病:
病因:是换水时温差过大,或在冷热交换的季节,由一种叫小瓜虫的寄生虫引起,如果缸中的温度一下子相差太多的话,就很容易产生白点病。
症状:体表各处会出现0.3-0.5mm的小白点,一般活跃度不会降低。
治疗方法:就是换水并将温度拉高至30摄氏度,理论上来说,第三天就应该看得出来病情是否已控制住且白点不再扩散。如果白点持续扩散,就要用治白点药,依照用药指示来下药并控温在摄氏30度,顶多下两次药,白点就应该可以治愈。最后再换水1/3左右,并把温度调回原来温度。
2.驼型线虫病
病因:可以说这种病病因全是外部新鱼加入,活饵不干净引起的。
症状:鱼儿不欢、懒食、腹部凹陷、肛门突出、肛门处露出很细的红色线虫。
治疗:盐酸左旋咪唑治疗驼型线虫有特效,药浴用量为:100升水使用盐酸左旋咪唑200MG,每天浴一次,病好为止。
3.腹水:
病因:为水质的突然恶化,细菌与病毒性感染。
症状:腹水病症状一般表现为,眼球突出、肛门突出发炎、表皮红斑、腹部肿胀有脓液等。
治疗方法:治疗时,采用专业的药水隔离药浴,目前市场上治疗腹水病的药水治愈率还是很高的。预防方面主要注意水质的变化。
4.肠炎
病因:水质变坏、或者喂食饵料过期、发霉、不清洁等都会引起此病。

症状:体色暗淡、腹部凹陷、拖白便、懒食不欢。

治疗:首先要改善水质、其次换喂饵料,加入广谱抗菌药或者肠炎灵、痢特灵、黄粉等药物治疗。
5.头洞:
病因:感染的原因是水质恶化或外鱼细菌入缸。水质恶化导致鞭毛虫等原生物入侵鱼体。
症状:头部出现小洞,如果没有引起重视,病情就会扩大且向下凹陷,最后会形成一个凹洞致鱼死亡。病症初期以一般的驱鞭毛虫药或原生虫药医治,有相当大的机会可以治愈头洞,但是如果到了后期凹洞形成,想治疗就困难了。
治疗方法:治疗时除药物控制外,还要注意在食物中有规律地添加足够量的钙、磷和维生素D,穿孔即可愈合。同时在水中添加碳酸钙和硫化镁,可以加速康复的过程及预防患穿孔病。这个非常难对付,所以平时要注意防范。
6.立鳞病:
病因:水质不洁、新陈代谢障碍等。
症状:体表肿胀、食欲减退、呼吸急促、无法保持平衡病鱼体表粗糙,致使鳞片竖起,常伴有腹水和眼球肿胀等症状。
治疗方式:要隔离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3-5支,溶于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15分钟。另外主要是改善水质。
7.水霉病:孔雀鱼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一般新鱼带菌进入水族箱引起。
病因:新鱼入缸,或体表的伤口引起寄生。

症状:别名口腐病,棉花病,鱼体体表产生白色棉絮状绒毛。食欲不振,欠活泼,不治疗数天即死。
治疗方法:药浴为主,可选用食盐50克、小苏打50克,混合放在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20分钟。也可选用0.7克孔雀石绿,放在100克水中,浸洗病鱼15-30分钟。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深浸洗或泼洒在水族箱中,也有一定效果。
8.出血病:
病因:一般为病毒感染。
症状: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体质消瘦。
治疗方法:充分照射阳光,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另用敌菌灵百万分之三至五(3~5ppm),或醋酸铜、氯化铜、硫酸铜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或大黄浸取液进行水浴治疗,有较好效果。
鱼病要以防为主,不管再小的病,只要患上,对鱼儿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所以平时做好日常护养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防病首先要防止水质变坏,不管是细菌感染、寄生虫、或者鱼体免疫力下降等基本都和水质有莫大的关系。

【短鲷】【技术论坛】短鲷水族箱开缸教程之疾病防治篇-图1

还没有回复
undefined